<del id="ddd1d"></del>

<noframes id="ddd1d"><ruby id="ddd1d"><ruby id="ddd1d"></ruby></ruby>

      <pre id="ddd1d"><strike id="ddd1d"></strike></pre><pre id="ddd1d"><ruby id="ddd1d"></ruby></pre>

        <pre id="ddd1d"></pre>
        <p id="ddd1d"></p>
        <p id="ddd1d"><ruby id="ddd1d"></ruby></p>

        <pre id="ddd1d"><ruby id="ddd1d"><b id="ddd1d"></b></ruby></pre>

          <track id="ddd1d"><strike id="ddd1d"><rp id="ddd1d"></rp></strike></track><pre id="ddd1d"></pre>

          從煤田到林海 探訪老牌煤企綠色發展之路
          2022年10月05日 21:37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煤平朔集團礦區土地復墾區!≈忻浩剿芳瘓F宣傳部供圖

            中新網太原10月5日電 題:從煤田到林海 探訪老牌煤企綠色發展之路

            中新網記者 楊杰英

            秋日的塞北,站在中煤平朔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平朔集團”)安太堡露天煤礦復墾區的高處,滿眼青綠。從煤田到林海,作為“中國改革開放試驗田”,安太堡露天煤礦走出一條綠色發展之路。

            近日,“美麗中國·網絡媒體生態行”山西篇網絡主題活動記者團來到平朔集團,探訪這家老牌煤企的綠色蛻變故事。

            “你們能想象到嗎?這兒以前是一片寸草不生的礦區!闭驹诘V區西排土場觀景臺上,望著眼前的萬畝林地,平朔集團生態產業管理中心現場管理室主管李春雨發出感慨。

          平朔集團露天礦區排土場復墾區牧草種植!≈忻浩剿芳瘓F宣傳部供圖

            安太堡露天煤礦是中國最早最大的對外合作項目,于1987年9月建成投產,被譽為“中國改革開放試驗田”。

            礦區位于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地表千溝萬壑,而高強度、大規模的露天開發必然會對原始地貌造成更大破壞。從建礦起,平朔集團就堅持邊開采邊復墾,開采后把礦坑填平并恢復原有植被,讓采掘后的礦山在最短時間內重披綠裝。

            “建礦伊始,平朔就制定了嚴格的‘環保篇章’!逼剿芳瘓F生態產業管理中心主任柴書杰介紹,堅持煤炭開采與生態環保并重的發展理念,平朔集團一直注重煤炭開采量與環境承載力相協調,走“采、運、排、復”一體化的路子,對露天礦開采后回填的礦坑進行生態再造,開創了全國礦山土地復墾的先河。

            據了解,安太堡露天煤礦建設之初,平朔集團每生產1噸煤就提取1元,作為土地復墾資金,提取的復墾資金被納入生產成本之中。如此,不論煤炭市場形勢如何,土地復墾資金都有保障,相關工作得以持續開展。

          中煤平朔集團生態復墾園區智能溫室里種植人員定期對火龍果樹進行修剪 中煤平朔集團宣傳部供圖

            截至2021年底,平朔集團已累計投入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資金約26億元,完成土地復墾面積6萬畝,綠化面積2萬畝,露天礦排土場植被覆蓋率達95%,大大改善了原地貌不足10%的植被覆蓋率。

            為了探索產業發展的新路子,2019年,平朔集團開始建設自己的苗圃,目前已有900畝。苗圃培育的是適合當地生長的樹苗,包括新疆楊、油松、樟子松、衛矛、云杉、國槐等。

            同時,他們在平整的土地上種紫花苜蓿,既可以熟化土地,還可以發展牧草經濟。目前,平朔集團已種植萬余畝的紫花苜蓿。

            除此之外,在復墾土地上,建有1.6萬平方米智能溫室、300座日光溫室、博物館、人工湖等設施,集生態恢復、現代農業、生態工業旅游為一體的生態園區已具規模。礦區現有各類植物213種,昆蟲600余種,野生動物30余種,生物多樣性日益凸顯。

            在平朔集團花卉培育、南果北種項目景觀展示區,300余種來自各地的花卉、果樹、地被植物組成一個“小型植物園”!叭ツ,火龍果成功結果,產量還不錯!崩畲河瓯硎,目前,“南果北種”還處于試驗階段,正在為下一步產業開發積累技術經驗。生態產業已成為平朔集團的五大產業之一。

            如今,昔日寸草不生的礦區已變成綠樹成蔭、生機盎然的綠色生態園區。從黑到綠,讓煤田變林海,這座老牌煤企走出了一條綠色發展之路。(完)

          【編輯:董臻】
          熱點視頻